| 排序 | 项目名称 | 平均分 | 平均分相同组去掉最高和最低后的平均分 | 评委打分中位数 | 
   
    | 1 | 乡村振兴背景下驻村工作队职责延续与转换研究——基于河南光山三村的调查分析 | 90.8 |  |  | 
   
    | 2 | 家暴新闻接触与婚姻意愿下降:共情与性别角色认同的多重中介作用 | 87.8 |  |  | 
   
    | 3 | 老年友好社区建设标准细化研究:居民偏好异质性视角——基于天津市城镇老年人居民调查 | 87.6 | 89.3 |  | 
   
    | 4 | 全面小康背景下基于韧性治理视域的乡村健康风险防控机制构建——以延安市富县为例 | 87.6 | 87.7 |  | 
   
    | 5 | 公众反转基因食品的心理成因及其干预 | 87.2 |  |  | 
   
    | 6 | 隔代教养对扶贫村祖辈的生活满意度影响:焦虑与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 | 86.6 |  |  | 
   
    | 7 |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下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研究——以天津市中华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为例 | 86.4 | 86.7 | 88 | 
   
    | 8 | 中国本土化创作与文化交融——青年群体说唱艺术内容分析 | 86.4 | 86.7 | 87 | 
   
    | 9 | 农村疫情防控中政策动员与治理认同研究——基于邢台市南宫市西高村的案例调查 | 86.4 | 85.7 |  | 
   
    | 10 | “两头婚”的家庭关系互动与日常生活呈现研究 | 85.8 |  |  | 
   
    | 11 | 老旧小区改造中公众参与问题研究——以北京老旧小区改造“劲松模式”为例 | 85.6 | 86 |  | 
   
    | 12 | 语料库辅助下的社会性别秩序研究——以“绿茶婊”为例 | 85.6 | 84.7 |  | 
   
    | 13 | 民族地区农村新业态发展状况调查——以浙江省桐庐县莪山畲族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例 | 85.6 | 84.3 |  | 
   
    | 14 | 乡村振兴背景下城市近郊乡村艺术改造研究及推广模型构建——以天津市庞嘴村为例 | 85.2 |  |  | 
   
    | 15 | 乡村振兴战略下政府助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有效途径研究 | 85 | 87.7 |  | 
   
    | 16 | 文旅融合推动乡村振兴的效应评估与治理模式分析——基于天津市蓟州区小穿芳峪村的样本调查 | 85 | 85 |  | 
   
    | 17 | 多校区办学模式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研究——以南开大学八里台校区和津南校区为例 | 85 | 83.7 |  | 
   
    | 18 | 高额彩礼的生成-归属——基于姻亲互惠理论的环状模型分析 | 84.8 |  |  | 
   
    | 19 | 西南民族地区生态地方性知识融入乡村环境治理的调查研究——以云南双江布朗族祭竜仪式为例 | 84.6 |  |  | 
   
    | 20 | 老旧小区居民参与体育健身设施改造的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天津市南开区为例 | 84.4 |  |  | 
   
    | 21 | 国家治理视角下乡村殡葬改革路径与机制研究 | 84.2 |  |  | 
   
    | 22 | 乡镇社区团购对小农的“挤压”——一项人类生态学视角下的实证研究 | 83.8 | 83.7 | 83 | 
   
    | 23 | 大数据时代儿童临终关怀平台设计——基于对某机构的田野调查研究 | 83.8 | 83.7 | 82 | 
   
    | 24 | 城中之城:超大型城市住宅小区的生成与治理——以贵阳市花果园小区为例 | 83.4 | 85 |  | 
   
    | 25 | 参与民主视域下乡村文化治理的实践路径研究——以福建省泉州市蚝壳屋保护为例 | 83.4 | 83 |  | 
   
    | 26 | 多元视角下文身的艺术阐释与青年文身群体的比较研究 | 82.6 | 86 |  | 
   
    | 27 | 政府如何在外卖平台员工权益保障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以天津市为例 | 82.6 | 83 |  | 
   
    | 28 | 非遗保护语境下民间南音社团对南音传承的作用——基于泉州地区两个南音馆阁案例的比较研究 | 82.2 | 82.7 |  | 
   
    | 29 | 文化再生产理论视野下中产阶层的教育焦虑与早教选择——以重庆市W区东方爱婴早教机构为例 | 82.2 | 81.7 |  | 
   
    | 30 | 党建引领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推动乡村振兴路径研究——以山东省青州市南小王村为例 | 82 |  |  | 
   
    | 31 | 比较视角下的“村改居”社区物业管理研究——以成都市P县G社区为例 | 81.8 | 84 |  | 
   
    | 32 | 抢人能否强市?——天津人才新政“海河英才计划的困境与探索 | 81.8 | 83.7 |  | 
   
    | 33 | 疫情背景下新媒体在社区治理中发挥作用路径研究——以天津市部分社区为例 | 81.8 | 83.3 |  | 
   
    | 34 | 我国0-3岁婴幼儿托育机构现实情况调查和政策完善建议——以天津市为例 | 81.8 | 81.3 |  | 
   
    | 35 | 疫情防控中城市社区共同体意识与社区冲突治理的相互关系研究 | 81.6 |  |  | 
   
    | 36 | 流动务工人员养老困境及对策研究——基于贵州省毕节市的调查 | 80.6 | 82.3 |  | 
   
    | 37 | 退休对不同人群的健康效应——基于需求/控制模型 | 80.6 | 81 |  | 
   
    | 38 | 后疫情时代关于中俄协作推动全球气候治理的分析和讨论——以俄罗斯有限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因果机制为切入点 | 80.4 |  |  | 
   
    | 39 | 中国文化产业中政府政策研究——以韩国文化产业发展为借鉴 | 80 |  |  | 
   
    | 40 | 战后美国两党政治理念与经济政策的分野研究——试析“特朗普现象”的形成根源 | 79.6 |  |  | 
   
    | 41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路径研究——以云南省永平县为例 | 77.8 |  |  | 
   
    | 42 | 新媒体下对政治生态的影响研究 | 75.2 |  |  |